top of page

【讀書筆記】《讓證據說話的技術分析》Evidence-based Technical Analysis


本頁以往曾介紹Heretics of Finance一書,書名反映實況:技術分析派,即使貴為領導人物,在正統金融業、學術界,仍被視為異端。皆因傳統技術分析,較多是代代口耳相傳的手藝,而非可驗證、重現度高的法則。

常見的情況,是高手甲在圖表中,說見到很多型態,看在初哥乙眼裏,卻只有一堆黑人問號;到初哥乙按圖索驥,指出一堆型態,高手甲則每次都有新的理由、輔助因素,指正初哥的錯誤。如此一來二去,高手繼續怒賺,實際技術不明,通常解釋、傳授不到,只好歸類為「藝術」、「天份」;初哥越發茫然,雖已盡力,卻形成不到有效知識。正因如此,用到的人就被神化,不會的就覺得這門學問「神神化化」。

曾為Tudor Investment顧問、現為巴魯克學院教授的艾隆森,自1960年代起,已對技術分析產生興趣,個人珍藏相關書籍數百本,1988年考取特許技術分析師,一直對門派深信不疑;但上述問題,令他在交易生涯的低潮中,痛苦倍增,故決志以科學方法,分辨信念中迷信、不實的部分。《讓證據說話的技術分析》正是展示整個過程的大作。

書中題材及內容異常豐富,首先詳述客觀技術分析法則,到底如何定義、如何測試;然後解釋導致文初問題,即主觀技術分析為何容易產生偏誤,當中行為金融學的材料,相當充足,其實單看這數十頁,都已值回票價。

之後艾隆森用了頗長的篇幅,介紹科學方法,及當中證偽的邏輯。即食主義的朋友,可能立即棄書逃走,不過經此番鋪陳,才能引出後文所採用的統計方法。作者對統計方法的介紹,亦相當容易入口,一改以往教科書刊列大堆公式,卻不知其所以然的作風。書中亦詳細解釋,如何避免墜入數據挖掘的陷阱。

對於較進階的讀者,本書其中一個亮點,是記述一項將主觀型態如頭肩頂,拆解成可測試的條件,再進行回測的研究。結論並不重要(劇透注意:型態於部分外匯有效;股票未能證明有效),反而是其透過設定法則,客觀定義並找出型態(樣本獲多位技術分析名家認證),做法令人眼前一亮。即使無意將看圖過程系統化的朋友,想必也可從中得到啟發。

艾隆森希望技術分析圈,可日漸進化,最終達致僅餘客觀、可測檢的分析和預測,大大節省所有人的時間和精力。心頭之高,可謂金融界異端中的異端。(備註:中文版似已斷貨,圖書館幫到你。)(本文由Rising Star Research Andy 撰寫)

隊長新書《美股隊長筆記》 剛剛出版:https://bit.ly/2VcDo1X

美股隊長訂書服務Whatsapp:https://bit.ly/3cNwVCb

寰宇出版/財金專業領航家

Featured Review
Tag Cloud

© 2023 by The Book Lover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Grey Facebook Icon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