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美股雷達】新模式拯救音樂行業—Spotify(SPOT)


不少科技企業崛起,副作用之一,是會將該範疇的傳統企業,打至七零八落,如Uber重創計程車行業、亞馬遜(AMZN)顛覆零售業。但本集主角Spotify(SPOT),不單沒令唱片公司沒落,反成拯救音樂行業的救世主。

時為2006年,著名BT種子分享網站海盜灣(The Pirate Bay),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數據中心,因侵犯音樂版權等,被警方搜查,伺服器全部被扣,轟動網路。因海盜灣為全球最大的BT種子儲存中心,包含大量侵權音樂的BT種子,瀏覽量極高,成為唱片公司的眼中釘。

此事啟發瑞典人Daniel Ek(他本身是結他手,兼數間初創企創辦人),及Martin Lorentzon,創立一家可合法、高速串流音樂的公司。要合法串流音樂,必先獲得版權,唱片公司為何願意,將版權賣給一間由25歲青年掌舵的初創企業?

全球音樂產業,收入於1999年見頂,時為270億(美元,下同),後逐年下降,2008年跌至140億。皆因網上盜版盛行,如上文提及的海盜灣,令行業損失慘重。網絡分享文化,更改變人們思維:從前常識是「世上哪有免費午餐?」,現在卻變成「午餐怎能不免費?」唱片公司把心一橫:顧客不再願意購買唱片,但仍肯為方便付鈔,便設法殺出血路。

Spotify向唱片公司,展示軟件的原形,反應十分良好。環球唱片於瑞典的負責人Per Sundin見過Spotify的樣板,驚歎好得難以置信。經反覆拉鋸,四大唱片公司(環球、EMI、Sony (SNE)、華納 (WMG))同意將旗下所有音樂,供Spotify播放,並購入小量股權。

四大唱片公司支持以外,Spotify的成功,絕非偶然:公司投放大量時間,改善網路延遲問題,及其它細節,務求令聽眾有最佳體驗。公司管理手法,靈活多變,如有需要,即使將舊法連根拔起,亦在所不計。Spotify早期的核心系統,為P2P網絡,類似BT軟件,但於2014年,逐漸改用客戶/伺服器網絡。

經過多年發展,Spotify已成長為擁有1.8億名月活躍用戶、8,300萬名收費用戶的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公司,遠高於最大競爭對手蘋果音樂(5,000萬收費用戶)。唱片公司亦因而受惠,收入漸漸回升、串流收入比例增加:如環球唱片於8月宣布,串流收入比例,已超越傳統唱片業務。

Spotify上市初期,股價一度強勢畢呈,最高曾見$198.99,比上市價高逾50%、比上市首日開市價,亦高逾20%;然而,近月其走勢急速轉差,9月中起跌穿上市高位減15%($169.14),且未能收復失地,每況愈下,執筆時(28/10/2018)收報$146.24。有道是「有智慧不如趁勢」,半新股一日未重返上市高位減15%,小弟絕對敬謝不敏,恕不逆市撈底。故事雖好,價格為先,若能重見$169.14以上,方另作別論。

Featured Review
Tag Cloud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