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是否已「到頂」? (電台訪問文字版 Part 4)
主持人:現時美股是否已「到頂」(漲不動)?
答:小弟認為,美股還有上漲的空間。牛市(多頭市場)的末段,可以長達三個月、六個月或一年。股市最驚人的走勢,往往來自牛市快將完結時,主因是貨幣寬鬆,實體經濟中的資金,苦無出路。其實現時,民間現金充裕,只是停泊於銀行,令銀行「水浸」(存款充盈)。
加上各國央行貨幣寬鬆,營商不易,景氣普通。如果套用德國股神,科斯托蘭尼的股市理論,「貨幣+心理=趨勢」,現在萬事俱備,只欠樂觀的心理。感覺上,現時的股市,很像佈滿乾葉的森林,只欠信心之火。
股市「到頂」,會像2015年港股「大時代」時。當日所有人極度貪婪,不論逛街、用餐或是坐電梯時,也會滔滔不絕地,談論股票。換句話說,「到頂」時,希望、樂觀、貪婪澎拜,現時[2016年8月] 投資者的情緒,卻是警惕、保守、重視風險。
主持人:如何分析美國股市?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?
首先,我認為任何資產類別,應先考慮,該資產類別,是身處牛市或是熊市(空頭市場)。熊市的話,該離場或沽空(賣空),當然沽空的難度奇高。
不理會牛、熊,就像坐地鐵(捷運)一樣,無視列車行走的方向。本想去香港大學(往西),結果去了柴灣(往東)。方向錯了,便達不到目的地。
拙作《美股隊長手冊》介紹的方法,是利用10週移動平均線,以及40週移動平均線,作為判別牛熊的利器。如果10週移動平均線,高於40週移動平均線,便可認定為牛市。反之,便是熊市。
此法雖非絕對準確,但因為移動平均線交錯(crossover),一目了然,可大幅減低主觀判斷的重要性。
手法上,對沖(hedging)是非常重要。如果標普500指數,下破200天平均線,個人會利用沽空指數ETF(例如SPY)的方法,對沖手上持有的個股。
大家可以研究2015年的圖表,如果當時,當恒生指數跌破200天線時[約25000點],沽空指數,以保護持股,損失應會大幅減低。如此簡單的法則,效果奇佳。現時美股,遠高於200天平均線,無須啟動對沖,全軍進攻便可。
很多人買股票,是聽到壞消息,或走勢稍稍轉弱時,便持有現金。到利好消息出現,或技術面改善時,便匆忙高追。但漲勢修正,往往才是買入的良機。如果依靠直覺操作,很可能跟市場的韻律,恰恰地相反。如斯手法操作,愚見是極多人,於長年累月的牛市,也要虧錢的原因。
用機械化的方法,去判斷對沖,便可減低誤判的機會。例如2015年中,英國脫歐,小弟事前也預測不到。標指曾跌破200天線,依法對沖了,但兩天後升越200天線,便解除了對沖。同時間,眼見很多戰友,屈於滔天懼意,出清持股,甚至沽空期指,強力反彈之下,便戰死沙場。
這做法,全然不理會新聞,只以 200天平均線,觸發及解除對沖。英國脫歐時,正於澳洲打坐,身處深山,電訊訊號疲弱,既無法上網,連SMS也發不出。離港前交代戰友,按上述法則幫忙操作,也能安然無恙。
大家也可自行研究,過往例如黃金、石油,跌破200天線後,走勢的發展,多是怎樣?或許一個簡單的法門,已能大幅提升投資表現。
主持人:如果是新手,要認識美國股票,該從何入手?有沒有所謂100強或50強?
小弟操作,會聚焦在標普500指數的成份股。蓋標指已包含美國最大的500隻股票,個股風險(firm-specific risk),例如假賬、不良企業管治等,會低很多。而標普500指數,涵蓋11個板塊(sectors),如科技、能源、原材料、消費、醫療、金融等等,操作空間,廣闊非常。標指有500隻成份股,對比恒指50隻,格局實在不同。
至於美國中、小型股,自己甚少接觸,沒太多操作經驗,可供分享。愚見,從標指成分股入手,會比較適合。慢慢累積經驗後,再轉戰中、小型股,未為晚也。